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場舞台地板完工

橫式LOGO(100x30)【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】

由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監造的台中國家歌劇院,工程已進入完工倒數階段,其中大劇場舞台木地板日前完工,大劇院舞台區總面積共八百五十九點五平方公尺,加上可升降的樂池觀眾席,總面積九百六十三點五平方公尺,相當於二點三個NBA籃球場大,是全台最大的劇場舞台,屆時將可提供國內外藝文團體一個優質的表演環境。

大劇院舞台自十一月份起重鋪舞台木地板,中央舞台使用十五公尺乘以十五公尺的奧勒岡木,由三面各為五公尺乘以十五公尺的平台併接而成;而三面舞台將以鍊條驅動方式進行升降,最長可以拉到十七點五公尺高;建設局表示,這是全台之冠,特殊設計也相當少見。

建設局表示,看得到的特殊舞台設計絕對會讓觀眾驚嘆,但施工最辛苦且最複雜的,其實藏在舞台下方看不到的地方。由於歌劇院是以曲牆工法建成,其間沒有一根樑柱,所有管線必須沿著天花板到牆面,最後藏在地板下;管線數量加總長度達五百公里,可繞行「四分之三個台灣」,而管線和管線之間必須排列整齊、配管保護,不能互相干擾,光是配管就要花半年時間,拉線、焊線、接線時間也長達半年之久,必須由人力手拉一管接著一管,曾有二、三十歲年輕技師蹲著拉線,下班時雙腳幾乎無法站立。

此外,地板封板前,每日收工必須做管線滿載測試,這也是另一施工辛苦之處;工程師進行多方位、多角度的麥克風收音管線滿載測試,若發現有「沙沙」聲,或是電流聲,就必須立即找出干擾源,抓出問題釐清排除,直到完全無雜音才能收工,因為滿載測試要求零缺點,曾有一次直到第二天清晨7點才收工,讓所有工程人員累得人仰馬翻。

建設局指出,要完成這座被譽為「世界第九大地標」的歌劇院,每個空間、部分、環節都必須精準完美。從舞台下重新整理線路、滿載測試,到所有缺失改善後,各木地板舞台才能面層封板,封層後工人透過研磨表面,將木板粗糙面磨平,讓原本不平整面,能夠光滑上漆呈現亮麗度,也考量了安全和美觀;最後,木地板鋪完上底漆、中層漆,到最表面漆,總共上漆三次後,大舞台才算是大功告成。

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,偉大的建築物完成,背後是所有團隊付出的結晶;如今歌劇院大舞台以平整亮麗的樣貌呈現,是所有團隊不分日夜、辛苦工作的成果,而大劇場中央舞台的完工,距離整座歌劇院完工時程又再跨進了一大步,相信在今年底正式啟用後,這座讓世界讚嘆的台中國家歌劇院,也將成為國際工程的典範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